? |
???蘭州新文廣數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系我們 訂票電話:09318623786 |
滿園芳菲難書盡——第四屆蘭州藝術節(jié)觀劇札記發(fā)布人:lzyyjt 發(fā)布時間:2013-05-31 15:27 瀏覽: 次
戲,姍然來,又俏然去了。一時間曾在蘭州,鼓板傳響,好戲連臺,滿目芬芳,姹紫嫣紅,雖未能場場不拉盡睹其華彩,今留下幾筆回味,依然有幾分余韻、幾多滋養(yǎng)。
黃梅戲《雷雨》
這真是個“鬼地方”!
魯貴秉燭走到前庭,悚然:“鬼!兩個鬼……!這個家真有鬼!”于是,《引子》引來了一場勾魂攝魄般的雷雨,“庭院深深深幾許?迷霧重重重重疑”。雷雨前,雷雨近,雷雨至,雷雨中,雷雨急,曹禺真是寫“雷雨”的高手,1933年問世的劇作,至今在這個世界上未曾見到有誰能超越這場“雷雨”的懸秘與驚駭,即便被改編成黃梅戲,“樹上的鳥兒”優(yōu)美弦律時不時傳入耳際,然,黃梅戲的雷雨,依舊傾盆瀉來,“大風狂了,閃電瘋了,雷瘋了!雷雨瘋狂了!”這束驚雷,依然讓所有的生靈心悸震撼;這場命運與人性之雷雨,詭譎極了,像是要洗刷這個世界的一切污濁,試圖復蘇它的光鮮。
戲開場,少傾,周宅的高門扇忽地開了,卷進一股狂風、幾片秋葉;轉瞬,窗欞又忽地開了,泄下一束輝光、幾抹疑猜;忽地又一道幽藍的雷光射來,照亮客廳的雕椅、洞開的宅門及石階前的紅雨傘……周萍、蘩漪、四鳳、周樸園、侍萍、周沖,四、五個人物組合,攜帶著交錯的危機,鬼使神差般地走上來又暗下幕后;他們各揣心思、本能與追戀,都為這場罕見的“雷雨”而來,一直到主角周萍最后悲悲愴搶地復上:“他們都死了,我還活著!”——將槍口對準自己的太陽穴,沒有猶豫,沒有遲疑,一聲槍響,一聲炸雷。
幾重改動,刪繁就簡,靈性更顯,戲魂更固。黃梅戲的藝術家重復著“雷雨”的來去飄潑、恣肆狂放,卻處處見新、處處見美,閃電中仍見人物心靈的綠野碧空,難覓點滴瘕漏,這就是“雷雨”的藝術、國家級的舞臺精品……
雜技劇《西游記》
南國的雜技在絲路今日的重鎮(zhèn)演繹“西天取經”,不論是真人過場還是提線木偶亮相,依然是這般的生動、鮮亮,滿臺生輝。
驚悚,浪漫,飛升,自在,情節(jié)熟悉而情境流暢,傳統規(guī)正而傳承鮮活。此劇的一大特色就在于妙手“嫁接”,嫁接出新果。
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盤絲洞女兒國,火焰山之戰(zhàn),師徒四人歷經磨難,終成正果。古典文學的藝術瑰寶被當代頂端雜技技藝所融匯貫通,越發(fā)地相得益彰,魅力四射,創(chuàng)造出當代極高的審美意象;悟空、八戒、沙僧和唐僧,沒有了影視特技的剪輯幻像,有的是真真切切被直感于目的人體柔術、高空旋轉、平衡蹬板、踢碗鉆圈,乃至抖空竹、水流星、火流星、疊羅漢、綢吊、蹦基、翻滾,雜技的高準難度與戲劇性表演“化合”,加之舞美、燈光、服飾、音樂“一棵菜”般的全面營造,這不止是我國一種嶄新雜技劇的舞臺景觀,更是呈現著我國雜技藝術家前所未有的思維高度。重在雜技的高端表演,卻又不固步自封于雜技的局限,把多種藝術元素統統有機地吸納在自己的門下,闖開了一片新天地,致令老老少少的觀眾視野別開洞天樂不勝收!
現在的蘭州人很少看到雜技,但并未遺忘。雜技已不再是浪跡江湖的雜耍。雜技節(jié)目也不再是某類晚會可有可無的點綴與補充。今日雜技的華麗轉身,成就了我們戲劇古國一個新的劇種,堂而皇之地走進了被人們關切的主流藝術殿堂。
舞劇《太極傳奇》
“天地自古生陰陽,朗朗乾坤孕太極”。
運用人物不說話的舞劇形式反映神秘叵測的太極八卦,難上加難。然而總導演陳維亞又有自己的招數:力讓“神拳世界強”,但見“大愛天下揚”。以河南焦作陳氏太極拳創(chuàng)始人的傳奇經歷和近四百年來陳氏太極拳的傳承與普及為歷史背景,用劇場舞蹈講述太極拳掌門人陳云天與武狀元蔣龍飛之妹疊彩生死之戀;這兩個大家族經歷愛與恨之洗禮,大徹大悟,從而告訴觀眾“水火相生、陰陽相融”的和諧太極之境界——猶如太極傳人緩緩運勢,動靜有致,一招一式,云流鶴翔。太極諸式與現代舞劇融合,居然分外悅目爽心,無論單人舞、雙人舞、三人舞,個性猶為突現,而街頭教場比武的群場戲,更是絕招疊生令人驚羨;舞者,皆為生命之彰顯,而天地之氣盈溢其間,從而使神秘化作感嘆,又分解出大愛的美艷。這便是世界矚目的中華太極之傳奇,這便是來自中州藝者的別出心裁!
比武“生死狀”,兩男一女的沖突組合。似曾相見?在情節(jié)層層推進、劍拔弩張來勢兇猛中,有經驗的觀眾已經猜測出其結果必然導致疊彩女之死。對于蘭州觀眾來說,因了《大夢敦煌》和《官鵝情歌》的觀后記憶,《太極傳奇》的結局果然被言中。女角兒必死,莫非這是一些劇作已經形成的一種終難更改的“戲劇套路”?——盡管這三個人各自的身份和人物關系有異,不讓其妹被誤傷斃命,造成天大的不該,戲則無法收場。這尋思,莫非也是藝術的“陷井”?
然而,劇終的“劍入鞘”細節(jié)與造型,實乃本傳奇的主旨,深深印刻在人們的心坎上。這是對風糜世界的太極文化的精妙詮釋。
新版越劇《梁?!?/span>
“化蝶”——世界文化奇葩。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比中國越劇更精湛、更完美、更雋永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天乃蝶之家,地乃蝶之靈,云乃蝶之裳,花乃蝶之魂,“但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
當代越劇藝術大家茅威濤把千百年來流傳至今的中國民間愛情故事演義得如此唯美、如此令人神往的境地。她的唱腔宛若天賴之音,感染力親和而無窮;她們的舞蹈似若仙境之姿,無比的美妙而動人;她們整臺的畫面情景,一如“十八相送”、一如“樓臺相會”,漂亮、簡約、詩意而浪漫,不止給人以視角美感,更予心靈以洗禮與陶冶。十多年前,在南方觀賞她今在蘭州藝術節(jié),江南的女小生茅威濤更光艷、更理性、更純粹。是喲,她和她的同伴們用新版的越劇重述和傳播著世界經典的魅力,這般意境已經是中國文化的一種符號和象征,完全可以被稱作當今東方凸起的愛神形象。再者,茅威濤的《梁?!芬?ldquo;現代”化作“傳統”之雙翼,巨大的想象力在不斷豐富和完善著每一個中國人對愛情、對夢想執(zhí)著的向往與追求……
臺上如此,臺下依然。她和蘭州大學生們互動交流,她們浙江劇團“到一座城市,進一所大學”,解析她“規(guī)避顛覆、謹慎重述”再創(chuàng)經典的藝術宗旨,引發(fā)人們對中國戲曲的再回味、再認知,懷念蘭州越劇團藝人們曾經不滅的歷史功績,永遠抱持對中國文化欽羨之情,為祖國文化、人文的再一個花季甘做多情多義的奉獻者!
茅威濤的高尚情致就在這里:“承接歷史記憶,對抗文化遺忘”。這也是“小百花”《梁?!肥状蝸硖m州演出的意義所在。(嚴森林)
|
|